為了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和體驗效果,我校無人機實訓室歷時2個月,花費近30萬元,于12月18日全面建成,并對學生全方位開放。
無人機實訓室一共分為五大功能區,室內配備可以滿足1個班50名學生操作組裝、遙桿操作、障礙飛行等學習環節。
裝配區:即無人機裝配,提供無人機所有零部件,學生可以動手將所有部件按照實驗指導書組裝成一架完整的無人機,通過組裝讓學生了解并熟悉無人機的硬件構造。
展示區:有真機6架、模型機5架
調護區:即無人機調試與維護,設備調試與維護為了讓學生從零件到整機再到飛行整個過程中系統性的學習,通過軟硬件調試,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無人機,維護是為了更好的保持設備精度,讓飛行更穩定。維護不僅提高的是學生的動手解決問題能力,更能通過學習讓學生深入了解無人機的原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身技能。
檢修區:故障檢測是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項環節,當飛機出現無法正常工作的狀況時,借助測試儀器,讓學生快速查出故障點,從而判斷問題的所在。
操控區:即無人機操控,學生先要通過前期模擬飛行訓練,而后在無人機飛行實訓場地內飛行,飛行合格后可到室外進行飛行訓練,也可以通過無人機練習航拍等等。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學習無人機主要是掌握飛行操控、維修維護等實用性技能。無人機在民用領域主要應用在農業、能源、新聞、航拍、測繪、電網巡視等領域,今后還將發展到生活的各行各業,包括快遞、救災、消防等新的行業。以最基礎的電網巡視來說,我國每年電力行業整體投資約為1000億元,隨著電網的日益擴大,巡線的工作量也日益加大,100公里的巡線工作需要20個巡線人員工作一天才能完成。因此傳統的巡線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電力系統的廣泛需求。如果以51.4萬公里總長、每周巡視一次為依據,每年的飛行時數應為80萬小時,單機年平均飛行小時數按照200小時計算,則該領域無人機潛在需求架數約為4000架。再以石油行業為例,2011年,我國油氣管道總長為9.1萬公里。到2015年,國內油氣管道總長度預計將達到15萬公里左右。油氣管道巡檢面臨與電力巡線相同的問題。如果以無人機替代人力巡檢,那么按照電力巡檢的計算方法,15萬公里的油氣管道潛在需要無人機架數約為1170架。如此之多的市場需求,將是民用無人機未來發展的最大動力。培養無人機操作的“飛手”,將大有用武之地?!帮w手”證即行業從業資格證,分為“視矩內飛行證”和“超視矩飛行證”,學生在學習的第二年二學期將進入考證前的集中培訓學習。
黃旭校長親臨實訓現場,對興趣盎然、滿懷憧憬的學生們寄語,“新時代要有新思路,在職業教育的浪潮中,我們強調重知識,重技能,更重人品。選擇一個新型、有前景的專業不等于有了行業優勢,只有將過硬的專業技能與健全的人格相結合方有廣闊的發展空間!”